2020届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必修部分)第八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451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己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图是1895年—1911年中国机器缫丝厂数量的变化情况。此时期推动机器缫丝厂数量变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1911年中国机器缫丝厂数量的变化
A.对外生丝贸易不断扩大
B.英国机器出口禁令解除
C.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向
D.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充足
3.
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
农机具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生产开始使用了机器
B.西方工业化冲击传统农业
C.保守观念阻碍农机具推广
D.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4.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维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5/10。”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
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6.
煤油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极少量为供应外国侨民需要而输入中国。1878年的输入量是1570万公升,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输入量已增加到1亿7千6百余万公升。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变
B.外国侨民数量的增多
C.中国社会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D.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
7.
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代者达81人。这些人员包括监督、帮办、总监工、工程师、匠首、工人、教师、职员、医生、翻译等。其中教师竟达30名左右,约占雇聘洋员的40%。这表明
A.福州船政局注重人才的培养
B.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趋势
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D.洋务企业被外国人控制
8.
下表为1863-1907年晚清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
时间
金额(单位:万两)
1863
638
1877
1206
1887
2054
1897
2275
1907
3386
 
A.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B.中国关税主权逐渐收回
C.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9.
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骤然降至14.29亿元,经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B.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
D.国内战争严重阻碍对外出口创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