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解放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2)从材料二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2)从材料二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3.单选题- (共11题)
3.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
D.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
4.
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
5.
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 论据 |
甲 |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
乙 |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
C.甲的论点错误 |
D.乙的论点错误 |
6.
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驱动行事。”这表明了
A.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
B.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
C.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
7.
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
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
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
D.指责社会契约论排斥君主 |
8.
有人欣赏《蒙娜丽莎》后,感慨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现了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 |
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 |
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群众的美丽 |
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 |
9.
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契约论 |
B.三权分立 |
C.天赋人权 |
D.法律至上 |
10.
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先定论 |
B.因信称义 |
C.王权高于教权 |
D.《圣经》至上 |
11.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 |
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 |
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 |
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 |
12.
但丁的《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基罗也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
B.世俗艺术水平落后 |
C.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
D.仍坚持以神为中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