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产生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四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有哪些?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产生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四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有哪些?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晚期以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及流通领域进步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晚期以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及流通领域进步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3.
荣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1902年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
材料二1912年,荣氏兄弟又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4年“一战”爆发。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图)等人并肩步入中苏友好大厦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兄弟当时创办面粉厂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原因。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哪个决策?为此中共提出的创造性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1902年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
材料二1912年,荣氏兄弟又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4年“一战”爆发。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图)等人并肩步入中苏友好大厦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兄弟当时创办面粉厂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原因。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哪个决策?为此中共提出的创造性的举措是什么?
2.判断题- (共8题)
3.选择题- (共5题)
12.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5.如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单位:个)据此可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的是()
物种1 | 物种2 | 物种3 | 物种4 | 物种5 | 物种6 | 物种7 | |
① | 0 | 90 | 0 | 0 | 30 | 30 | 40 |
② | 200 | 350 | 0 | 0 | 30 | 0 | 40 |
③ | 150 | 250 | 100 | 800 | 40 | 30 | 1 |
④ | 300 | 200 | 0 | 0 | 0 | 0 | 50 |
16.如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单位:个)据此可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的是()
物种1 | 物种2 | 物种3 | 物种4 | 物种5 | 物种6 | 物种7 | |
① | 0 | 90 | 0 | 0 | 30 | 30 | 40 |
② | 200 | 350 | 0 | 0 | 30 | 0 | 40 |
③ | 150 | 250 | 100 | 800 | 40 | 30 | 1 |
④ | 300 | 200 | 0 | 0 | 0 | 0 | 50 |
4.单选题- (共25题)
17.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
D.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
18.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
B.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9.
下面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和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


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
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
D.“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了 |
20.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但人们出于求生的欲望,对农业的开发并非永远处于理智状态。下列属于非理智状态的是
A.“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
B.“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
C.“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 |
D.“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
22.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
23.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
B.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
C.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
D.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
25.
据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记载:“从北宋开始,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城市的功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这里所说的向近代化迈进主要是指其开始具备了近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某些功能。”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6.
(题文)元朝诗人杨维桢《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船……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侯埒富豪。”这反映出元朝
A.盐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
B.商业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 |
C.盐铁专卖政策开始出现松动 |
D.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 |
27.
《宋史·食货志·钱币》载:“蜀地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这表明此时的交子是
A.自由流通的货币 |
B.最早正规的纸币 |
C.兑换货币的凭证 |
D.国家发行的债券 |
28.
“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的有利态势下,长驱直入,步步紧逼。1650年夺取好望角,1654年占领锡兰。当年的葡萄牙人由西向东蔓延而来,今日的他们由东往西席卷而去,控制马六甲海峡成为两个殖民帝国确立形成的终点和起点。”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
A.西班牙 |
B.荷兰 |
C.英国 |
D.法国 |
29.
1879~1901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托拉斯发展到三百多个,一共兼并了五千多家企业。而在德国,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卡特尔,它是由参加卡特尔的各个独立的企业签订协定组成。这些企业形式的出现
A.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调整 |
B.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
C.结束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 |
D.推动西方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30.
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发表战争动员讲话:“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之后的这场战争
A.英国取胜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 |
B.使加拿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
C.使大西洋的海上霸权向英国转移 |
D.使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31.
“拿破仑(1769—1821)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倘若接受了这项发明,他或许已战胜了英国。法国士兵已站在英国海滩上了。”“这项发明”指
A.珍妮纺纱机 |
B.蒸汽轮船 |
C.蒸汽机车 |
D.内燃机 |
32.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33.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
34.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 (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5.
考狄在其论文中提出:“从此之后,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伊斯兰教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非洲以南的古道受到红海之路的竞争。”作者作此判断的历史依据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
B.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
C.哥伦布发现美洲 |
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36.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37.
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
B.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
38.
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拨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 |
B.市民生活需求 |
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
D.优越的政治制度 |
39.
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 |
B.认识到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 |
C.希望朝廷批准创办福州船政局 |
D.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
40.
观察下图,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判断题:(8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