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梳理知识)
(1)将下面“上古文明对比表”补充完整。
(解决问题)
(2)“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思考感悟)
(3)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及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感悟?
(梳理知识)
(1)将下面“上古文明对比表”补充完整。
| 文明古国 | 产生地区 | 主要文明成果 |
大河文明 | 古代埃及 | ① | ② |
古巴比伦 | ③ | ④ | |
中国 | 黄河流域 | 甲骨文、青铜器 | |
古代印度 | 印度河、恒河流域 | 种姓制度 | |
⑤ | 古希腊 | 地中海 | ⑥ |
古罗马 | 地中海 | 《十二铜表法》 |
(解决问题)
(2)“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思考感悟)
(3)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及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感悟?
2.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自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欧庄园土地分为哪两部分?领主和佃户是什么关系?
材料二: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2)材料二的规定,有何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欧庄园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材料一: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自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欧庄园土地分为哪两部分?领主和佃户是什么关系?
材料二: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2)材料二的规定,有何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欧庄园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3.
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付之银。
(1)该法典是古代哪一地区文明成果?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请简单评价该法典。
材料二:“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2)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结果怎样?罗马以什么宗教征服世界?
(3)为什么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与罗马法律的共同点。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付之银。
(1)该法典是古代哪一地区文明成果?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请简单评价该法典。
材料二:“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2)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结果怎样?罗马以什么宗教征服世界?
(3)为什么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与罗马法律的共同点。
2.判断题- (共1题)
4.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谟拉比法典》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圆形大剧场是典型代表。
(3)阿基米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汉谟拉比法典》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圆形大剧场是典型代表。
(3)阿基米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选择题- (共15题)
5.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8.
在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是
A.从自由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 |
B.领主或他的骑士 |
C.领主或他的管家 |
D.从农奴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 |
15.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以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 B.古代日本 |
C.中古欧洲 | D.近代俄国 |
16.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要研究它们的内容及影响,下列哪一标题最能体现其主要特点
A.战争“龙卷风” |
B.铁蹄狂潮 |
C.一个人与一个帝国 |
D.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
17.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