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题文)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请写出字母B和C所代表的区域文明的名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请写出字母B和C所代表的区域文明的名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
阅读以下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
——《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
材料二: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门。
——《圣经》
材料三: 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 》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三的出处补充完整。
(2)以上三段材料分别是哪一个宗教的教义内容?其创始人分别是谁?
(3)请列举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至少列举2个)
(4)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性质、和作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宗教的认知。
材料一: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
——《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
材料二: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门。
——《圣经》
材料三: 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 》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三的出处补充完整。
(2)以上三段材料分别是哪一个宗教的教义内容?其创始人分别是谁?
(3)请列举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至少列举2个)
(4)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性质、和作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宗教的认知。
3.
阅读下列图片,探秘人类古老的文明。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图2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等级制度?其中把持着神权的等级是什么?
(3)图3反映了那一地区的什么制度?该图最底层D代表哪一阶级?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图4这一美丽的景观应该是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1)图1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图2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等级制度?其中把持着神权的等级是什么?
(3)图3反映了那一地区的什么制度?该图最底层D代表哪一阶级?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图4这一美丽的景观应该是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 :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 : 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 :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
2.选择题- (共22题)
5.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6.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7.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埃及 希腊 阿拉伯帝国 |
B.印度 阿拉伯帝国 希腊 |
C.阿拉伯帝国 印度 希腊 |
D.印度 希腊 阿拉伯帝国 |
9.
下列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
B.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
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
10.
(题文)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确认穆罕默德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观点是( )
A.创立伊斯兰教 | B.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
C.在麦加传教 | D.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
12.
幸运52节目现场,主持人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权力的象征,它巨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 它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它是指( )。
A.狮身人面像 | B.万里长城 | C.金字塔 | D.空中花园 |
14.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
B.实行幕府统治 |
C.建立法西斯专政 |
D.大化改新 |
15.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
17.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18.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下列属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9.
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B.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 |
C.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 | D.维护法老的权益 |
2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
B.“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C.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 |
D.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21.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
C.分封贵族为诸侯 |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
22.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 B.亚历山大帝国 |
C.罗马帝国 | D.拜占庭帝国 |
2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24.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