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学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1)材料一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读图学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材料二 我们有6亿人口,我们党同6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过于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出现了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 粮产量 | 棉产量 | 钢产量 |
方案一 (1955年夏) | 4600亿斤 | 4300万石 | 1100万吨 |
方案二 (1956年1月) | 6400亿斤 | 7000万石 | 1500万吨 |
方案三 (1956年8月) | 5000亿斤 | 4800万石 | 1050万~ 1200万吨 |
材料二 我们有6亿人口,我们党同6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过于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出现了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2.单选题- (共23题)
4.
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釉下彩绘瓷器。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
A.商周时期墓葬 |
B.秦汉时期墓葬 |
C.南北朝时期墓葬 |
D.唐五代时期墓葬 |
5.
下列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坊”与“市”分开,“市”定时开启 |
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
C.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 |
D.明清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体 |
6.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8.
(题文)《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上述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
①棉织业发达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⑤对外交往频繁
①棉织业发达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⑤对外交往频繁
A.①③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9.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
10.
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
A.均田制的败坏 | B.土地兼并的严重 |
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 | 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 |
13.
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麦克亚当成功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
C.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战争的进程 |
D.铁路旅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
14.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 |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到严重冲击 |
15.
《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
下列对电影《哥伦布传》主题曲《1492,征服天堂》的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生命的光芒”
A.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 |
B.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 |
C.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 |
D.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 |
18.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
20.
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
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 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
25.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这主要表明
A.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 |
C.中共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
D.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