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4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学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
(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方案二
(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方案三
(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
1200万吨
 
材料二 我们有6亿人口,我们党同6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过于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出现了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三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2.单选题(共23题)

3.
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釉下彩绘瓷器。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
A.商周时期墓葬
B.秦汉时期墓葬
C.南北朝时期墓葬
D.唐五代时期墓葬
5.
下列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坊”与“市”分开,“市”定时开启
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C.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
D.明清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体
6.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
下图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8.
(题文)《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上述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
①棉织业发达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⑤对外交往频繁
A.①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9.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10.
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
A.均田制的败坏B.土地兼并的严重
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
11.
伴随着荷兰的殖民扩张而出现的历史现象包括
①造船业的发达
②商贸的发展
③银行信贷的发展
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2.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是
A.工业革命
B.奴隶贸易
C.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
D.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
13.
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麦克亚当成功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战争的进程
D.铁路旅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14.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到严重冲击
15.
《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
下列对电影《哥伦布传》主题曲《1492,征服天堂》的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生命的光芒”
A.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
B.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
C.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
D.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
17.
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B.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
C.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
18.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不断膨胀,其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依靠国家政权
③抗日战争时期的统制经济政策
④对人民的盘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
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21.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22.
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中,体现了关注国情、实事求是理念的是
A.
B.
C.
D.
23.
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六大
24.
根据如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大规模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25.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这主要表明
A.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
C.中共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D.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

3.选择题(共1题)

26.

站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