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4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判断题(共4题)

1.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活富足。
2.
连线题(请将知识点与相关历史影响连线)
A.铁犁牛耕开始使用________(1)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B.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________(2)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经济重心南移________(3)土地兼并严重,两极分化激烈
D.雇佣劳动关系________(4)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步
3.
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
4.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蒸汽机、轮船、发电机、蒸汽机车。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5.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忍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尔。

——《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一个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6.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
(2)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3)对于工业化有人认为是福,有人认为是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7.
读下列图片信息

(1)16世纪以后的国际商路出现了重大变化,简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单选题(共33题)

8.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9.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10.
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取得主导地位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
C.商周时期
D.明朝中期之后
11.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唐朝时期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元朝时期的粉彩瓷器远销欧亚许多国家
12.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13.
下列宋代四大商业名镇,后来以“瓷都”著名于世的是
A.佛山镇
B.汉口镇
C.景德镇
D.朱仙镇
14.
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A.农业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灌溉工具
15.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16.
北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这首诗描写的灌溉工具较早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汉魏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7.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机器大工业
D.家庭手工业
18.
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9.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井田制度的瓦解
20.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
C.耕种D.冶铁
21.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22.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3.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4.
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CHINA。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誉为“瓷器大国”。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5.
《清史稿》记载了徽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徽商的发展
A.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
B.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
C.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
26.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7.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区域性大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8.
下列材料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29.
新航路开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②西方国家开始在各大洲进行殖民掠夺
③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④给广大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其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
《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亚洲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的?
A.美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31.
从来没有到过非洲的航海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32.
完成环球航行的是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达·伽马到达印度
33.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水力和风力
B.蒸汽动力和电力
C.水力和电力
D.风力和蒸汽动力
34.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古罗马帝国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B.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C.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D.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35.
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36.
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37.
“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
A.牛顿
B.瓦特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38.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素材:“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时代”、日本“四大财阀”等。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调整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
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39.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军用企业的是
A.贻来牟机器磨坊
B.汉阳铁厂
C.开平煤矿
D.安庆内军械所
40.
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晚清的某一运动。下列创办的企业不属于这一运动的“现代化尝试”的是
A.江南制造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4.选择题(共8题)

4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42.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43.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44.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4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锣催开,千树珊瑚奇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4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锣催开,千树珊瑚奇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47.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48.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