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2.单选题- (共11题)
2.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与一批干部谈话时指出:现在到了这么个时候,“四人帮”当然要批,但不能老是说什么都是“四人帮”搞的。现在有些事将要考核我们自己的干部,批了“四人帮”还搞不好,总得问一问领导人、领导班子是不是可以(办事)吧。这反映邓小平
A.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
B.主张彻底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
C.大力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思想解放 |
D.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3.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
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 |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4.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
5.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这表明,当时我国
A.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
B.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
D.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 |
6.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条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表明
A.党对私营经济认识上升到新阶段 |
B.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 |
C.私营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平等 |
D.私营经济仍未获得合法地位 |
7.
1978年,国有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是973.65亿元,1979年为923.62亿元,至1980年下降为889.58亿元。上述现象反映了
A.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的矛盾 |
B.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民营企业财政收入增多 |
8.
1990年12月17日,某报公开发文指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这主要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成熟 |
B.时人对市场经济属性存在分歧 |
C.两极格局解体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
D.经济体制改革向更高层次发展 |
9.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它的出现
A.说明我国国企改革颇见成效 |
B.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
C.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
D.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结果 |
10.
1984年7月,全国利改税工作会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的收入,按国家设置的税种以向国家交税的方式上交,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这次利税改革
A.使国家的财政经济开始好转 |
B.加速了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 |
C.有利于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 |
D.有利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 |
11.
2006~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排名世界第3位。与此同时,我国有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跻身世界第2位。这实质上反映出
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 |
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 |
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水平主要依据 |
D.“科教兴国”提出直接助推了科技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