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近代中国的经济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430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畅,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时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宗族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在第八次枇示中,干脆强硬的宣布:知县办事无方,革职留用。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侵占。

——摘编自李强《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单选题(共8题)

3.
如图为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等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率。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协调
B.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
C.民族资本企业在曲折中顽强发展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扩大
4.
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5.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7.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例
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8.
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这说明
A.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9.
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据此可以推知,洋务派
A.企图借助政权力量来实现“分洋利”
B.试图通过经济垄断以达求富之目的
C.为确保洋务企业独尊地位不择手段
D.并未真正跨出师夷长技的坚定步伐
10.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