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及专己守残陋风,扩大治学范围,了解科学的重要,以祛偏狭之见。他对陈独秀早表钦佩,近又读过一年来的《新青年》,益觉陈的见解多和他相合,遂聘为文科学长,共商整顿大学办法,罗致优良的教师,一向以腐败闻的北京大学,气象大变,面目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引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2)列举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重要文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北京大学在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及专己守残陋风,扩大治学范围,了解科学的重要,以祛偏狭之见。他对陈独秀早表钦佩,近又读过一年来的《新青年》,益觉陈的见解多和他相合,遂聘为文科学长,共商整顿大学办法,罗致优良的教师,一向以腐败闻的北京大学,气象大变,面目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引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2)列举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重要文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北京大学在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8题)
2.
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成立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A.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
B.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 |
C.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
D.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 |
4.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著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华事夷言》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 |
B.第一部由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科技著作 |
C.魏源阐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作品 |
D.探寻和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
5.
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A.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 |
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
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
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
7.
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株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 |
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 |
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 |
9.
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该发明
A.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B.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 |
D.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
10.
(题文)有人评价宋朝的一位词人,“以诗入词”,他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志,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然乎尘埃之外。”这位词人指的是( )
A.柳永 | B.苏轼 | C.李清照 | D.辛弃疾 |
13.
鲁迅在评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评论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红楼梦》 |
D.《西游记》 |
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 |
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
C.指南针在公元11世纪由陆路传入阿拉伯 |
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
15.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
16.
康有为写道:“百事万世,皆祖竞争,以才智由竞争而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梁启超则称:“进化者,向一目的而上进直谓也。日迈月征,进进不已,必达于其极点。凡天地古今之事物,未有能逃进化之公例者也。”上述思想意在
A.批判封建纲常名教 |
B.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
C.宣传资产阶级革命 |
D.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
17.
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B.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 |
C.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
D.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