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2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

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愈来念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3)“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应如何解释?依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2.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2)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3)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早期民族企业产生的时间?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2.单选题(共19题)

4.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5.
某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时,形成了如下一些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以一家一户为单位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经济上自给自足D.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投放市场
6.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
A.战国B.西汉C.唐朝D.明朝
7.
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8.
唐朝时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在广州设立了
A.市令B.市舶使C.市舶司D.三司使
9.
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0.
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 工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11.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12.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可耻的鸦片贸易
C.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
D.罪恶的奴隶贸易
13.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A.新大陆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14.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人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人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麦哲伦C.哥伦布D.达·伽马
15.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地区受益最大的是
A.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太平洋沿岸
16.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7.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B.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C.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D.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18.
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他家安装了电灯
C.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9.
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0.
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6年
21.
据《永泰县志》记载,1958年,福州市永泰县用所谓“大跃进”的精神,“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农村出现了大砍森林烧木炭,披星戴月炼钢铁,打锅砸铁作贡献,并户并村办食堂,放开肚皮吃饱饭。并取消自留地,否定集市贸易的等价交换,实行供给制和半供给制。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冒进
22.
“西风东渐”,近代中国文化、生活全面受到西方影响。下列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的是
①中山装
②旗袍
③四合院
④自行车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3.选择题(共6题)

23.

将下列鸟和它们的雏鸟类型对应起来

燕子{#blank#}1{#/blank#}   

鹅 {#blank#}2{#/blank#}   A早成鸟

大雁{#blank#}3{#/blank#}   B晚成鸟

麻雀{#blank#}4{#/blank#}  

24.

将下列鸟和它们的雏鸟类型对应起来

燕子{#blank#}1{#/blank#}   

鹅 {#blank#}2{#/blank#}   A早成鸟

大雁{#blank#}3{#/blank#}   B晚成鸟

麻雀{#blank#}4{#/blank#}  

25.印刷品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
26.印刷品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
27.印刷品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
28.

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blank#}1{#/blank#}偏转。(填“会和不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