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五”到“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材料二“一五”到“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1)材料一反映从“一五”时期(1953-1957年)到“二五”时期(1958-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并参考材料二的有关内容指出教训。
(2)材料二中“六五”时期(1978-1982年)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六五”时期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其增长有可特点?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一五”到“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材料二“一五”到“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1)材料一反映从“一五”时期(1953-1957年)到“二五”时期(1958-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并参考材料二的有关内容指出教训。
(2)材料二中“六五”时期(1978-1982年)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六五”时期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其增长有可特点?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6题)
2.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
B.娱乐大众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5.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
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6.
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网”发起2013年的就业计划调查,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朝山西去工作,你给他推荐的就业部门不包括
A.在票号担当收银员 | B.从事彩瓷售卖工作 |
C.创办私人丝绸纺织厂 | D.从事珐琅彩的烧制工作 |
7.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
8.
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
B.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
C.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
9.
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搞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做“痴钱”,即呆傻的意思。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
A.经营房租并不赚钱 | B.重农抑商的传统认识 |
C.经营土地才是正统 | D.法律不允许书生经商 |
11.
(09年广东卷B)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B.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12.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
B.世界各民族分散孤立的状态逐渐结束 |
C.西欧商业经营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D.从此开始了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 |
16.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
17.
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18.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据此表明,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19.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20.
由于钓鱼岛等历史问题的因素,中国内地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辛亥革命后也曾经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21.
清朝末年,有人这样说道:“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2.
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 |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C.自然经济 |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23.
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左”倾错误 |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
24.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 |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25.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改 | B.建立农业合作社 |
C.建立人民公社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6.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
A.![]() | B.![]() |
C.![]() | D.![]() |
27.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
B.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 |
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
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 |
3.选择题- (共11题)
2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体现了(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三角形中最大内角一定不小于60°;②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③正多边形的外角为24°,则它的中心角也为24°; ④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矩形.
3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三角形中最大内角一定不小于60°;②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③正多边形的外角为24°,则它的中心角也为24°; ④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矩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