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2.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判断对错)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3.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这项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这项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1)据材料一,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35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经济决策。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材料一: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材料三: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复兴之路》
请回答:(1)据材料一,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35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经济决策。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3.简答题- (共1题)
5.
2018年11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举行。丰富的历史图片、文献实物、沙盘模型等展品,多角度、全景式铺展开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及其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地位。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领域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
(3)“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5个方面的重大转变。”试以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加以说明。
(4)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实现由“传统、准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转型时期,形成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5)综合上述所问,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及其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地位。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领域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
(3)“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5个方面的重大转变。”试以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加以说明。
(4)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实现由“传统、准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转型时期,形成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5)综合上述所问,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4.单选题- (共20题)
7.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材料表明
A.世界各国快速进入了“电气时代” |
B.垄断组织产生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蒸汽时代到来 |
8.
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 |
B.石油工业的发达 |
C.蒸汽动力的应用 |
D.电器的广泛使用 |
9.
如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年代 | 1750 | 1801 | 185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21.0 | 27.5 | 51.0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C.政府鼓励人口迁移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10.
“随着19世纪的推进,公司的规模也在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控制市场(横向联合)或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纵向联合),大型的工业联合体组成。”这一“联合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
B.殖民扩张与掠夺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1.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
C.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13.
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直到现在,巴西、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巴哈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这一天或这一天前后定为美洲发现日。这个发现日与下列哪个人物相关
A.迪亚士 | B.麦哲伦 | C.达•伽玛 | D.哥伦布 |
15.
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6.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
A.殖民扩张 | B.代议制确立 | C.工业革命 | D.圈地运动 |
17.
“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它”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发昌机器厂 |
C.汉阳铁厂 |
D.轮船招商局 |
18.
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


A.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 |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 |
C.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 |
19.
阅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表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
D.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
20.
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发昌机器厂 |
C.轮船招商局 |
D.安庆内军械所 |
21.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
B.实行政企分开 |
C.鼓励租赁经营 |
D.增强企业活力 |
22.
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
23.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
B.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 |
C.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24.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