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历史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40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
——《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
材料三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哪一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潮和流派?

2.单选题(共6题)

2.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3.
宋代周行己说:“物出于民,钱出于官。天下租税,常十之四,而籴常十之六。与夫供奉之物,器用之具,凡所欲得者,必以钱贸易而后可。”这表明宋代( )
A.官府垄断纸币的发行B.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
C.租税主要用来平粜物价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4.
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勒百日内毁拆。至九月二十日,京兆尹严郢奏:坊市邸店旧楼请不毁。”这表明当时( )
A.城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
B.城市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C.城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出现突破
D.政府拆除城市违章建筑进展顺利
5.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A.完成工业化
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政治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7.
张謇说过,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他把纱厂的名字叫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