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蓬安县同济中学2019年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9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英国》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航海条例》颁布的宗旨,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因。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自由贸易政策的?
材料二 美国许多商业和政治领导人则公开宣称:由于美国拥有“新经济”,而其它国家没有,因此美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老大,其它国家必须采用美国的价值观念,如果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则必须效仿美国的制度。

——摘编自保罗克鲁格曼《自负的美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美国通过哪些措施来获取“全球老大”的地位?
材料三 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控制着l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每年生产200万码棉布……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早期年代境况不错,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材料四 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五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状况。请从中概括提炼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关信息(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的信息,谈一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2.单选题(共16题)

4.
据《光荣与梦想》一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经济水平超美国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5.
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
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C.“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6.
明代时“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清代“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这反映了
A.明代经济发展落后于清代
B.经济重心南移到湖广地区
C.经济发展呈现多中心格局
D.统一的国内市场渐趋形成
7.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8.
“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工商业赋税沉重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物质生产的进步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10.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1.
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闭关锁国的政策
1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的现象。这一现象实质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经济区域的一体化的阶段体现
C.一场深刻的社会性质的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
从整体史观来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与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西方的借鉴交流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14.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
⑤垄断组织产生
⑥世界被瓜分完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②①③⑤⑥④
15.
晚清洋务派代表李鸿章提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郭嵩焘则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强夺民业,烦扰百端”。二者的主张客观上
A.推动了近代工业体系形成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
C.阻止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D.使清政府实现富国强兵
16.
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17.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由此可知康有为主张剪辫的原因之一是
A.戊戌变法的推动
B.民众思想的进步
C.全盘西化的产物
D.工业生产的需要
18.
中共八大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就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D.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3.选择题(共2题)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