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是一直不变的主题。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民主法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材料一

(1)图一、图二为张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哪一文件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该文件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三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材料四 第一条: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4)材料四中《人权宣言》实质上是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法典》在欧洲推行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一

(1)图一、图二为张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哪一文件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该文件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三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材料四 第一条: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4)材料四中《人权宣言》实质上是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法典》在欧洲推行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
16—18世纪,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掀起了革命。
(感受革命)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是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
(体会革命)
材料三 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王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罪行
(3)上述二则材料分别选自哪些文件?二则材料所要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4)归纳这些文件的共同性质,再列举出一例此类性质的文件。
(认识革命)
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这样的政治家在人类历史上是寥若晨星,他不是唯一的人,但却是第一人。
材料五 他于1804年12月2日为自己戴上了皇冠。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得以发扬光大。
(5)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贡献?
(感受革命)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是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
(体会革命)
材料三 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王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罪行
(3)上述二则材料分别选自哪些文件?二则材料所要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4)归纳这些文件的共同性质,再列举出一例此类性质的文件。
(认识革命)
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这样的政治家在人类历史上是寥若晨星,他不是唯一的人,但却是第一人。
材料五 他于1804年12月2日为自己戴上了皇冠。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得以发扬光大。
(5)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贡献?
3.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1)材料一中“Renaissance”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并列举该运动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各一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批判王权、教权,表达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材料三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材料一 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1)材料一中“Renaissance”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并列举该运动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各一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批判王权、教权,表达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世界上下五千年》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掀起的运动中心在哪里?这次运动有什么影响?材料三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选择题- (共25题)
5.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A.大化改新 |
B.戊戌变法 |
C.幕府政治 |
D.伯里克利改革 |
6.
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
9.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 B.人身自由权 |
C.特许经营权 | D.男女平等权 |
10.
诗人但丁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A.肯定封建的门第 | B.复兴了希腊文化 | C.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 D.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
11.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召开议会 | B.攻占巴士底狱 |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D.彼得格勒起义 |
12.
183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名叫《机器的成绩》的书,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过去人们不喜欢穿袜子
②电气化的工厂使产能快速增长
③蒸汽动力带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④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①过去人们不喜欢穿袜子
②电气化的工厂使产能快速增长
③蒸汽动力带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④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3.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迈向工业时代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人斗争不断发生,他们捣毁机器和罢工示威等,后来工人由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这一转变促使了
A.启蒙运动的兴起 | B.文艺复兴的开始 | C.马克思主义诞生 | D.新文化运动兴起 |
14.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步入近代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C.封建时代的欧洲 |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6.
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完成了第-次工业革命 |
D.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
17.
如下图所示的著作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该“著作”的作者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 B.马克思 |
C.恩格斯 | D.列宁 |
18.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文艺复兴的兴起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业革命的爆发 |
19.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近300年后,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标志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
B.列克星顿枪声 |
C.发表《独立宣言》 |
D.制定《1787年宪法》 |
20.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
21.
下图是英国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
22.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在评述一本书时说:“(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材料中“这本书”指的是
A.《共产党宣言》 |
B.《人权宣言》 |
C.《物种起源》 |
D.《战争与和平》 |
24.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 B.工业革命 | C.宪章运动 | D.殖民扩张 |
25.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 |
B.提高了运输能力 |
C.促进了城市发展 |
D.加剧了环境污染 |
26.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
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 |
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
27.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 | 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 |
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 | 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