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2.
看图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请说说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4)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
(5)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二: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上下级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请说说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4)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
(5)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政府公布于罗马广场,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他认为法典必须完善整理,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纂新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其中很多法律一直被现代采用。
(1)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律?它的颁布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执政期间颁布实施的法令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有何深远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材料一:该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政府公布于罗马广场,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他认为法典必须完善整理,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纂新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其中很多法律一直被现代采用。
(1)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律?它的颁布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执政期间颁布实施的法令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有何深远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4.
材料论述。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选择题- (共30题)
5.
古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演绎了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为维系帝国的统治,东罗马帝国査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
A.《汉漠拉比法典》 | B.《十二铜表法》 |
C.《罗马民法大全》 | D.《拿破仑法典》 |
6.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
A.大化改新 | B.明治维新 | C.幕府政治 | D.伯里克利改革 |
8.
中世纪末期,一些经营者将统购的原材料分发给有手艺的农户,农户按要求加工,经营者付给农户报酬收回产品,他们再将产品运往远方的市场销售。这样就形成了( )
A.家庭作坊 | B.集中的手工工场 | C.分散的手工工场 | D.机器大工厂 |
9.
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算术等;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
①说明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说明大学具有免赋税特权
③说明大学具有司法特权
④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①说明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说明大学具有免赋税特权
③说明大学具有司法特权
④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0.
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
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
1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江南地区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而欧洲则发展全面,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 |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
C.手工工场和工厂 |
D.租地农场和乡镇企业 |
12.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 B.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
C.阿拉伯人的口非常出色 |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
13.
伊斯兰教教历叫做“希吉来历”,“希吉来”的阿拉伯语意为“迁徙”,是指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往麦地那,并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政权,这一事件发生在
A.622年 |
B.630年 |
C.632年 |
D.645年 |
14.
下列关于中古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奴是庄园中的劳动者,属于领主,没有人身自由
②庄园采用的是货币地租的剥削方式
③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自己的城堡内取得
④庄园内设有庄园法庭
①农奴是庄园中的劳动者,属于领主,没有人身自由
②庄园采用的是货币地租的剥削方式
③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自己的城堡内取得
④庄园内设有庄园法庭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5.
历史悠久的古堡,手持长矛、身着盔甲、骑乘骏马的优雅骑士,是很多人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直观印象。14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农村,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A.封建庄园 |
B.手工工场 |
C.乡村集市 |
D.租地农场 |
17.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
B.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
C.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
D.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
18.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4.
西欧富裕农民约翰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材料反映了西欧(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 B.基督教的兴起 |
C.城市的兴起 | D.庄园的瓦解 |
26.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
B.封建贵族阶层 |
C.市民阶层 |
D.工业无产阶级 |
28.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 B.人身自由权 |
C.特许经营权 | D.男女平等权 |
29.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伯利克里 | B.屋大维 | C.亚历山大 | D.穆罕默德 |
30.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东传入欧洲 |
31.
如图所示是与西欧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幅关系图。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A.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 |
D.中世纪后期市场经济的雏形开始出现 |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性”,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
A.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
B.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
C.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
D.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
33.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 B.文艺复兴发生 |
C.新航路开辟 | D.启蒙运动兴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