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单选题- (共11题)
3.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 |
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 |
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 |
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
4.
阿梅斯托在《1492:那一年》中总结:“1492年那一年,不只基督教国度改头换面,整个世界也脱胎换骨。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下列对“那一年”论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
B.葡萄牙在新航路开辟中抢占了先机 |
C.将大西洋由屏障转变成了通道 |
D.西班牙人寻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
5.
据记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
B.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 |
C.清政府废弃闭关锁国政策 |
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
6.
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C.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
D.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
7.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 1684 | 1689 | 1701 |
售价(荷盾) | 80 | 7.75 | 2.32 |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
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
8.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
B.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9.
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 |
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 |
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 |
D.引发了“价格革命” |
10.
在光荣革命前,英国90%商品出口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的贸易比重下降到30%,美洲则增长到近58%。材料说明
A.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殖民霸主 |
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贸易结构 |
C.英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逐步恶化 |
D.殖民地对英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1.
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12.
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 |
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
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 |
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