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9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9年1月到1740年6月,北欧瑞典的货船“哥德堡号”开始首次广州之行。

(1)材料一中“哥德堡号”到东方的航路早在15世纪初是哪些航海家开通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在世界方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现象所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综合分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
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
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
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3.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C.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4.
1771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设立了一座水力纺纱厂,它被称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这一“现代意义”主要是指
A.动力的革命
B.生产组织的革命
C.城市化开始
D.产业结构的调整
5.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C.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6.
西欧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引发了西欧的“商业革命”,以下描述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A.人文主义鼓励大胆追逐利益
B.西欧金银价格下跌,物价上涨
C.美洲烟草、棉花等传入欧洲
D.世界各地连成一个统一的市场
7.
《全球通史》写到:“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的表现
A.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B.德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C.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德国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8.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C.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9.
下面图表是1750年、1860年和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来自(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对上述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手工业衰退
C.欧美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10.
19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资产阶级革命打败了封建贵族
②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④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16世纪中叶开始,荷兰相继出现一批全国性商业公司,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交易所和信贷模式。出现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贸易的催化剂作用
B.欧洲区域市场的发展
C.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需要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12.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3.
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年代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它
1870年
32%
10%
23%
13%
22%
1913年
14%
6%
38%
16%
26%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4.
如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拓展
15.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 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 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 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 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17.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18.
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自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19.
15—18世纪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包括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殖民扩张
③殖民掠夺
④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
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所示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③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④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