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2)材料二中的法律文件颁布于哪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法律文件在促进该国公平正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所示图片是古代哪国国王制定的哪部法典?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材料二中的法律文件颁布于哪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法律文件在促进该国公平正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2.
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在曲折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是议会逐渐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历史学家郑永年认为: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1)图中的交通禁行标志上除妇女和未成年人外还有哪两类人也属于禁行行列?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议会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是近代英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材料二中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3)请写出近代使得英国崛起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先进的制度与国家崛起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材料二: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是议会逐渐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历史学家郑永年认为: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1)图中的交通禁行标志上除妇女和未成年人外还有哪两类人也属于禁行行列?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议会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是近代英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材料二中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3)请写出近代使得英国崛起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先进的制度与国家崛起之间的关系。
3.
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两位同学发生了分歧:
学生甲: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恢复古代传统的一场运动。实际上就是复古。
学生乙: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1)你赞成材料一中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2)材料二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材料三 14世纪欧洲著名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3)文艺复兴起源于何地?材料三体现的是这一运动的什么思想?
材料四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4)材料四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的这次远航有何重要意义?
(5)“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两位同学发生了分歧:
学生甲: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恢复古代传统的一场运动。实际上就是复古。
学生乙: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1)你赞成材料一中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2)材料二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材料三 14世纪欧洲著名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3)文艺复兴起源于何地?材料三体现的是这一运动的什么思想?
材料四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
(4)材料四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的这次远航有何重要意义?
(5)“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2.选择题- (共28题)
6.
法兰克王国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A.封臣忠诚封君,封君保护封臣 | B.封臣为封君无偿提供兵役、金钱 |
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 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可成为封君 |
7.
扑克牌中的红桃k原型就是查理大帝。下列有关查理大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是法兰克王国国王 | B.他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
C.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 D.查理大帝在位时帝国一分为二 |
8.
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
A.废除了奴隶制 |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
C.维护皇帝专制权力 |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10.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族人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天方夜谭 |
B.《荷马史诗》 |
C.《十二铜表法》 |
D.《医典》 |
11.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 |
B.租地农场和工厂 |
C.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
12.
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 B.罗马人的儒略历 |
C.中国农历即夏历 | D.苏美尔人的阴历 |
13.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是这样描述庄园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这表明中世纪庄园
A.商品经济发达 |
B.以自耕农为主体 |
C.严格禁止竞争 |
D.基本自给自足 |
14.
学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这一单元时,我们发现:6、7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同一时期,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生产停滞,外族入侵……面对这种局面,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由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A.孝德天皇、亚历山大 | B.明治天皇、亚历山大 |
C.明治天皇、穆罕默德 | D.孝德天皇、穆罕默德 |
15.
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20.
“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 D.制定宪法,实践了“君权神授”的原则 |
21.
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最后的晚餐》 | B.《天方夜谭》 | C.《汉谟拉比法典》 | D.《查士丁尼法典》 |
22.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3.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
A.詹姆士二世 | B.查理二世 | C.詹姆士一世 | D.查理一世 |
24.
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抗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25.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
28.
人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出海远航,其结果是
A.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 |
B.开辟了欧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
C.完成了环球航行 |
D.开辟了欧洲欧洲到非洲的航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