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 中国总人口 (万人) | 中国城镇人口(万人) |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28.8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33.9 |
1970 | 82992 | 14424 | 17.4 | 37.5 |
1980 | 98705 | 19140 | 19.4 | 38.2 |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图是1958年~196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所占国家年收入比重的情况,示意图所反映的情况


A.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 |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
C.不利于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
D.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发展基础 |
3.
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
时间 | 从业人员(万人)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1957年 | 23771 | 81.23% | 9.01% |
1958年 | 26660 | 58.23% | 26.60% |
1959年 | 26173 | 62.17% | 20.64% |
1960年 | 25882 | 65.75% | 15.89% |
1961年 | 25590 | 77.17% | 11.16% |
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 |
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
4.
1956年9月,刘少奇说:“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这段材料体现出刘少奇的经济管理工作思想是
A.政企一定程度上分开 |
B.实行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 |
C.实行生产责任制管理 |
D.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度加快 |
5.
1954年,在一届人大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三届人大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经济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首要任务 |
B.实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 |
C.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D.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
6.
1958年10月,全国文化行政会议上提出“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目标。这一目标
A.迅速地改变了教育落后状况 |
B.促成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爆发 |
C.具有盲目冒进的大跃进倾向 |
D.表明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深远 |
7.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 |
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