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投资及拥有纱锭情况简表
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摘自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数字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棉纺织业状况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说明了民族工业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1913年~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投资及拥有纱锭情况简表
企业类型 | 1913年开工纱锭数 | 1913年织布机数 | 1914年厂平均拥有纱锭数 |
外 商 | 338,900锭 | 1,986台 | 51,664锭 |
华 商 | 484,192锭 | 2,016台 | 23,686锭 |
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摘自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省 区 | 直隶(含京津) | 江苏(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陕西 | 其他各省 |
工厂数 | 455 | 15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5 |
——数字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棉纺织业状况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说明了民族工业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8题)
4.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B.民族工业的产生 |
C.贸易中心的转移 |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
5.
假如你到博物馆去欣赏后,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你认为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明清——瓷器 |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丝织品和瓷器 |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呢绒和棉布 |
6.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8.
《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
B.《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
10.
关于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性
④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①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毫不妥协的革命性
④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1.
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2/3。重庆建成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这反映出 ( )
①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②重庆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③这些企业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重庆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①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②重庆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③这些企业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重庆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
13.
“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唯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惟自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一政策有利于( )
A.洋务派 | B.民族资产阶级 | C.农民 | D.小资产阶级 |
14.
“在1932年底,国民政府宣布下一年为‘国货年’,1934年为妇女国货年,1935年是学生国货年,1936年是市民国货年,而提倡国货的最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呼吁民众坚决反对日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时期中日之间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B.国民政府支持提倡国货运动 |
C.提倡国货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
D.国民政府不准国民使用洋货 |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
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③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④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的
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③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④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的
A.①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
18.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企业的这一重大发展变化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相关的是( )
A.管理体制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19.
每年分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对下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 私营企业 | 国营企业 | 三资企业 | 其他企业 | 媒体企业 |
参展企业数(家) | 5561 | 4055 | 2709 | 1305 | 371 |
百分比(%) | 39.12 | 28.96 | 19.35 | 9.32 | 2.65 |
A.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 |
B.科技进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C.目前中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 |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广交会充满活力 |
20.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①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1.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4题)
22.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23.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24.以下全都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