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5题)
1.
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 | B.《法学汇纂》 | C.《民法典》 | D.《查士丁尼法典》 |
6.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下列不属于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的现象的是
A.哈里发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
B.哈里发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
C.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 |
D.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纷纷出现 |
18.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21.
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 |
24.
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下列对其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 |
B.武士团有时对抗地方政府,有时响应朝廷出征 |
C.12世纪晚期开始,幕府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 |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
29.
(题文)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 )
A.《汉谟拉比法典》 | B.种姓制度 |
C.人权未普及 | D.佛教的规定 |
39.
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
44.
15世纪末叶,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A.西班牙、法国 |
B.葡萄牙、西班牙 |
C.意大利、荷兰 |
D.葡萄牙、英国 |
2.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