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8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2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其中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哪些因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GDP平均年增长9.9%,其中1991年到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1.8%,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名第十,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
材料二  1978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全国城市化率只有17.9%。1978年到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6.1%。
材料三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出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单选题(共11题)

4.
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可以形容为“江山依旧,旧貌犹存”。沈浩(小岗村前任书记)认为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其他明星村的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未给小岗村带来任何变化
B.小岗村的落后在于比其他明星村改革得要晚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D.沈浩反对分田到户,要求恢复农业集体化的模式
5.
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C.英国加入欧盟对自身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D.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6.
有学者说:“不受节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似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更大更长期的危害。”这是因为“区域自由贸易”
A.以抵制全球化为主要目的
B.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C.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不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7.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为此,里根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C.降低个人和企业税率
D.增加福利支出
8.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提议“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并不受递减运价的影响。”这一声明
A.消除了法德间择期矛盾
B.标志着关税同盟的建成
C.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D.使法德摆脱了美国控制
9.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华盛顿召开,这次峰会被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商讨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初“第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目的是:
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10.
2017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各成员国在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包括数字经济、多边贸易体制、亚太自贸区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达成共识。这反映出该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A.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B.推动成员国均衡发展
C.消除成员国间的分歧
D.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11.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北京送来的绿灯”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13.
下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与19世纪晚期相比促成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福利国家制度确立和扩展 B. 重视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
B.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推动 D.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