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滕州、邹城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
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
2.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 黄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珠江流域 |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 75.5% | 22.9% | 1.6% |
唐玄宗天宝年间 | 61.4% | 35.8% | 2.8% |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 | 34.8% | 58.4% | 6.8% |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
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
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
3.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 | B.民族差异 |
C.生活方式 | D.自然环境 |
4.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反顾昨天,华夏民族历史一脉相承,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
A.优越的地理环境 | B.稳定的小农经济 |
C.强大的中央集权 | D.繁荣的传统文化 |
5.
据下面表格推断正确的是
中历 | 公历 | 江南地区人口总数 |
西汉元始二年 | 2年 | 2507188 |
东汉永和五年 | 140年 | 6294801 |
唐天宝元年 | 742年 | 10579726 |
宋崇宁年间 | 1102~1106年 | 14580885 |
明洪武二十六年 | 1393年 | 35987111 |
A.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B.安史之乱对南方人口影响甚微 |
C.玉米传入中国养活了众多人口 |
D.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推动南方人口增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