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一三七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7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初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数
年份
1903----1908年
1913----1915年
1916---1919年
每年平均新注册的工厂数
21.2家
41.3家
37家
 
材料二民族资本与外企资本对照表
厂名
类别
资金(银两)
祥生船厂
英资
八十七万两
耶松船厂
英资
七十五万两
黄埔船坞公司
英资
一百五十六万
均昌船坞(当时最大)
民资
四万七千
 
材料三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企业性质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万—99万吨以上
年产1万—9万吨以上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所占比例
100%
88.5%
41.5%
0
华商企业所占比例
0
11.5%
58.9%
100%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在当时存在的弱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有哪些认识?

2.单选题(共8题)

2.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计划经济
3.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商合办手工业
4.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5.
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6.
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
B.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
C.使工厂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
7.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促进工业发展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8.
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
A.东北地区
B.环渤海湾
C.长江流域
D.东南沿海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现代企业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