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丰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7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4/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3.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单选题(共17题)

4.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计划经济
5.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坊
6.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7.
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8.
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B.东汉C.唐代D.宋代
9.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罐
③唐三彩
④哥窑瓷瓶
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10.
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11.
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12.
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是在(   )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3.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14.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
15.
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
16.
“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英国资源很匮乏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
D.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17.
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8.
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是。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
B.东西方贸易通畅,金银大量外流所致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
19.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
①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3.选择题(共4题)

2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右CO2,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2.选择希望人生,需要我们(   )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③学会合理、慎重地进行选择     ④用消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
23.选择希望人生,需要我们(   )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③学会合理、慎重地进行选择     ④用消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
24.选择希望人生,需要我们(   )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③学会合理、慎重地进行选择     ④用消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