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2.单选题- (共15题)
4.
在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肌肉、风力和水力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动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严寒就会威胁到这一动力源。上述问题在英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得益于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
B.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
C.火车的发明 |
D.工厂制的确立 |
7.
“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通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A.火车的研制成功 |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
10.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11.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
B.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 |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D.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动 |
14.
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
A. 富国强兵,谋求发展
B. 同心协力,精益求精
C. 重用人才,创办企业
D. 改革政治,融入世界
A. 富国强兵,谋求发展
B. 同心协力,精益求精
C. 重用人才,创办企业
D. 改革政治,融入世界
15.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
B.重工业和轻工业 |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