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泗洪县洪翔中学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6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指出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
请写出材料二中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是哪个国家(3分)
请写出材料三中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指出该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
请写出材料三中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指出该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见证了中国社会百余年来沧桑的历史(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3)指出甲午战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3分)
(4)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5)分别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3分)
(6)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了一个新机遇,请指出此次机遇是什么(2分)))

2.判断题(共1题)

3.
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单选题(共19题)

4.
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闽商
B.徽商
C.粤商
D.鲁商
5.
“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和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汽船的发明
B.火车的发明
C.飞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6.
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严控对外联系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避免海难发生
7.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A. 男耕女织
B. 铁犁牛耕
C. 集体劳作
D. 刀耕火种
8.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9.
中国古代制瓷业大放光彩,瓷器种类众多。下列瓷器种类出现的时间最晚的是(  )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珐琅彩
10.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属于官营手工业基本特征的是(   )
①由官府直接经营 ②产品不计成本 ③技术先进,产品精美 ④与市场流通,赚取利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12.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图的出现应该不晚于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13.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4.
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扩张
15.
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6.
1493年,结束第一次航行回来的哥伦布,在一份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这说明哥伦布远航的最初目的地是印度。
17.
下图为欧洲人不同时期所认识的世界范围——从1420年的欧亚大陆到1620年的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区域明显扩大。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发生D.启蒙运动的开展
18.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19.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20.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它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早期的民族工业都是机器工业D.它的产生是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
21.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2.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