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36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西方人文主义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拉斐尔、路德两人思想的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2.单选题(共8题)

2.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在(  )上可能会达成共识
A.人类社会问题B.人的道德问题C.人自身的问题D.人的教育问题
4.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
5.
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
C.“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D.“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的了”
6.
“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他们”应该是指
A.智者学派
B.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者
D.启蒙思想家
7.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共同点不包括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C.反现了社会思潮的变化D.艺术内容世俗化
8.
“每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9.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该著作的主要思想是
A.人民主权B.三权分立C.人非工具D.信仰得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