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36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1)依据材料一,概括14世纪末至19世纪促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在1870年之后,新能源被开发出来,原已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式的工业涌现出来,工业开始按地理需要分布开来了。……电力已经以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进入实用阶段。在1914年之前的20年里,内燃机和柴油机的发明,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汽车、飞机和潜水艇;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出现,使石油成为了最令人垂涎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新兴化学工业里,工业研究室正在取代个人发明家。
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在1870年,只有它们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国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在1871年,德国钢的产量才是英国的五分之三,到1900年开始超过英国,到1914年已经是英国的两倍。1914年美国的钢产量比德、英、法三国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新阶段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2008年11月23日在秘鲁首都利马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峰会,如何稳定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仍是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国家领导人纷纷敦促加快贸易自由化步伐以提振经济增长。
——中国证券网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简要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联系。

2.单选题(共8题)

2.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直接原因是(  )
A. 亚非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落后 B. 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力    D. 亚非拉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
如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折线①所代表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5.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宗教思想传播
6.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B.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7.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段主要是由于交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英国在
②段的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③④段的过程也是工业文明向世界扩张的过程
D.殖民地消长与世界市场消长同步同节奏进行
8.
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
B.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技术与资金
C.为工业帝国提供了主要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D.为工业帝国提供了市场和资金
9.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