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瀚德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6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亦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实自商鞅始。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商业政策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 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三  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材料四 同年(1948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五十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是,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以上均摘编自2001年6月21日《浙江日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禾丰厂、民丰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2)材料二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3)材料三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
(4)通过以上四则材料中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认识?

2.单选题(共20题)

3.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4.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乡之冠”的美誉。宋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5.
如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A.行政
B.军政
C.司法
D.贸易
6.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
B.
C.
D.
8.
“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民间手工产品主要用于
A.出售赢利B.自我消费C.向政府交纳赋税D.捐赠礼品
9.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0.
晋商曾自豪的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11.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出下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秦代推行“重商主义”B.汉代出现最早商帮
C.唐代出现资本主义D.宋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12.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3.
观察下列“外国在华产业资本控制中国主要产品比重(1936年统计)”表,材料表明
产品
生铁产量
钢产量
机器采煤量
铁路运输量
比重
97%
83%
66%
90%
 
A.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
B.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
C.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
D.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14.
下面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快速发展
B.官僚资本发展受阻,趋向破产
C.民族资本一直受到挤压
D.三种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民族工业实力强大
16.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自强”“求富”为旗号
17.
“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
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
③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④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0.
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有
时间
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9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
A.宗法制崩溃B.井田制盛行
C.礼乐制遭到破坏D.分封制瓦解
22.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
A.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
C.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
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3.选择题(共2题)

23.

要使 {#mathml#}x7{#/mathml#} 是假分数, {#mathml#}x8{#/mathml#} 是真分数,x就是(           )。


24.

要使 {#mathml#}x7{#/mathml#} 是假分数, {#mathml#}x8{#/mathml#} 是真分数,x就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