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__两次工业革命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364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由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合并而成。多年以来,美国钢铁公司在美国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经过自身的改革发展,已跻身美国三大钢铁企业之首。在企业辉煌时期,曾控制美国钢产量的65%。二战后,随着企业的发展,美国钢铁公司也逐渐实现了企业的转型,逐步成为一个涉足钢铁、石油、煤炭、化工、建筑、金融、物流运输等领域的跨国集团公司。
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预防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大了对煤炭、钢铁、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干预管理,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参与经营等方式加强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美国钢铁公司在政府加大干预措施的推行下,积极吸纳政府投资资金,五六十年代,企业又获得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钢铁公司的经营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没有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因为在罗斯福新政后,政府对企业的用工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二战后,政府对企业工人的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失业工人有了完善的救助措施。所以,美国钢铁公司在发展中不再担心因裁员引发劳资矛盾而影响企业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浩《一本书读透金融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钢铁公司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美国钢铁公司发展的因素。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权利法案》中就有“国家赋税由议会决定”的内容,在政府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前提下,许多发明家、企业家投身发明和创办企业的洪流中,追求财富和幸福。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摘编自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从19世纪初到50年代,英国大多数行业实行了工厂制,劳动分工和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英国的生产组织方式领先了整个世界。生产的增长推动了铁路交通线的修建,1850年,英国的铁路已超过2.35万英里,在英国的带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相继进入“铁路时代”。
19世纪中叶,英国大肆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860年英国占据欧洲贸易总量的30%,欧洲工业品出口的43%;1870年,英国的对外贸易量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总和,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工业品出口国;全球贸易中心在英国,当时,世界船舶吨位的近60%在英国登记;英镑是国际贸易过程中通用的货币,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集当时世界的工业、贸易、金融中心为一体,工业革命使英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围绕材料,并结合英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12题)

3.
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C.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
D.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
4.
据统计,18世纪末在英国900家棉纺厂中,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促使分工越来越细致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5.
下图为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从中可以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是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
C.欧洲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6.
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A.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
B.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
C.政府领导工业革命的开展
D.工业革命完善了专利制度
7.
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厂制度的完善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宗教改革的推动
D.工业文明的发展
8.
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许多人认为煤烟有益,或认为煤烟无害,绝大多数人对煤烟更是漠不关心,甚至把它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表明当时英国
A. 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 经济发展水平高
9.
阅读《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分析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主要表明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A.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
B.中西方在城市化走上了明显不同的道路
C.在城市化上,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
D.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
10.
下图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劳动力的分布示意图。下图中的变化反映了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城市人口总数高于农村
D.工业化推动了人口流动
11.
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毎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这反映了
A.童工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B.英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C.雇佣童工的现象被禁绝
D.自由主义思想被放弃
12.
1924~1929年,是20世纪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各国经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推动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殖民体系的强化与市场投资场所扩大
B.煤炭等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
C.西方国家相对和平稳定与混合经济发挥作用
D.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
13.
英国的伯明翰为印度提供斧头,为北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战斧;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及铁颈圈,以供奴隶佩戴。这反映了伯明翰发展为大工业中心的主要因素在于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
C.工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唯利是图的精神追求
14.
下图反映的是某历史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殖民地的数据。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完成后
B.以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
C.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D.加剧列强间矛盾冲突,导致军事对抗和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