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出自
A.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
B.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
2.
陈云在1953年10月指出,解决粮食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配售,严格管制私商。据此可知
A.粮食供需之间矛盾凸显 |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铺开 |
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
D.农业合作化遭遇到严重困难 |
3.
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它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 |
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
C.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 |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
4.
***1952年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客观上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据此可知
A.中国社会生产力亟待提高 |
B.计划经济已取代市场经济 |
C.礼会需求脱离实际 |
D.计划经济有存在的必要性 |
5.
1956~1962年中国74个城镇人口迁移统计表
关于该表格所示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 城镇迁入(人) | 农村迁入(人) |
1956 | 634 | -573 |
1958 | 521 | -306 |
1959 | 1436 | -942 |
1961 | -492 | -110 |
1962 | -1379 | 1018 |
关于该表格所示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为了缓解城市规模过大而产生的人口压力 |
B.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遭受挫折 |
C.户籍制度的调整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到了成效 |
6.
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农民(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A.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
B.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
D.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