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5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千米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三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2.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均可以说是一部生存竞争的历史。竞争过程的顺逆和结果的成败,决定这个国家民族的福祸命运。顺逆成败,则又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亦就是决之于近代化的程度。……民族文化的竞赛是无时或已的,进步是不可稍停的……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结合近代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论证说明“顺逆成败……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

2.单选题(共11题)

3.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4.
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5.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乘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 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6.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曾说: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向世界各地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B.将欧洲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C.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展资本主义
D.将基督教的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
7.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8.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上述变革分别对应的是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10.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
C.科学技术的进步D.市场的需求
11.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12.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D.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
13.
1921年的一份苏俄文件写道:“海军和红军中的不满情绪几乎同农民一样激烈,难以控制的不满情绪主要由从家乡农村传来的消息而郁积起来,家乡农村常常给他们捎来关于农村经济危机的坏消息。”后来这些不满情绪初步得以化解的办法之一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3.选择题(共2题)

14.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1~3可分别表示(  )

15.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1~3可分别表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