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了估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年收入 | 年支出 | |||||
粮食 | 副业 | 纺织 | 生活 | 生产 | 租税 | 其他 |
120石 | 无统计 | 10匹布 | 口粮80石食盐1.8石衣着5匹 | 留种6石饲料10石农具7石 | 田租4石赋敛11石 | 祭祀、交往等6石 |
7200钱 | | 4000钱 | 7700钱 | 1380钱 | 946钱 | 360钱 |
总收入:11200钱 | 总支出:10386钱 |
A.自耕农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
B.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 |
C.政府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
D.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 |
2.
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
B.耕种技术的进步 |
C.劳动人口的增长 |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3.
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A.意在维护土地私有 |
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
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
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 |
4.
下表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春秋晚期 |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日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
秦朝 |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
汉朝 |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
南北朝 |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 |
5.
据统计,唐代江南土人居相位者约占十分之一,宋真宗以后则超过半数。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大多是赣、闽等地的江南土人。这反映了
A.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 |
B.政治和文化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
C.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
D.变法成为挽救统治危机的利器 |
6.
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 |
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 |
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 |
7.
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
8.
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这些主张反映了
主张 |
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 |
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 |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
这些主张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
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
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 |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
9.
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
10.
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经济
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
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
12.
下表是唐代一些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
C.崇尚无为
D.对现实政治不满
人物 | 墓志内容 |
沈齐文 | “求我师于周孔,无涉异端” |
王弘 | “兼忘聃释,大归儒首” |
房凜 | “儒为德本,德实教源” |
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
C.崇尚无为
D.对现实政治不满
13.
《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
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 |
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 |
D.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