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5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

1.综合题(共2题)

1.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都损害了哪国的主权?
(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注:拖拉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人……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部分骨干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约有两万人。

——《大国崛起 俄罗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的主要原因。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判断题(共1题)

3.
小历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印证了“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最佳方法。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19题)

4.
C919中型客机首飞,天舟一号升空,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开采成功,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网友盛赞“厉害了我的国”。其中,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   )
A.原子能技术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航天技术
5.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文中“其他两缔约国”指的是
A.法国、俄国B.德国、奥匈帝国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
6.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但丁――《神曲》――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B.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
C.爱因斯坦-《物种起源》――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近代伟大的音乐家
7.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8.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出现这一美丽景象是因为人类发明了( )
A.蒸汽机B.火车C.飞机D.电灯
9.
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它是指(  )
A.凡尔登战役B.德国闪击波兰
C.萨拉热窝事件D.珍珠港事件
10.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11.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2.
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为了完成上述“最首要的任务”,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实施“产业复兴法”B.稳定农产品价格
C.推行“以工代赈”D.颁布“社会保障法”
13.
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14.写出下列命题 p 的否定 ¬p ,并判断命题 ¬p 的真假:
15.
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此役是
A.珍珠港战B.德国进攻波兰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16.
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下列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A.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B.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决定:建立联合国
C.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D.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17.
.2017年3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将于本月22日在华盛顿主持召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快打击该组织的行动计划。70多年前,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世界各国人民采取的举措是
A.组建三国同盟B.组建三国协约C.构建反法西斯联盟D.组建轴心国集团
18.
二战后,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西欧国家开始走向一体化。到1993年,一体化的最重要成果是成立了
A.欧共体B.欧洲联盟C.北约D.华约
19.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20.
罗斯福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进攻指的是
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突袭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
21.
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2.
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