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摸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材料一 洋务运动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翻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具备什么条件,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材料三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荣,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摘编自百度百科
(3)根据材料三概括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曼彻斯特兴起的原因。2.单选题- (共30题)
A.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A.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B.富民阶层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
C.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
D.宋代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A.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 |
B.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 |
C.迫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南宋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业的繁荣推动农业商品化 |
C.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 |
D.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 |
A.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
B.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
时期 | 图像名称 | 牛耕法 | 耕犁 |
初唐 | 陕西三原季寿墓壁画牛耕图 | 二牛抬杠 | 直辕犁 |
盛唐 | 敦煌23窟牛耕图 | 一牛牵引 | 直辕犁 |
敦煌445窟牛耕图 | 二牛抬杠 | 曲辕犁 | |
晚唐 | 安西榆林窟25号牛耕图 | 二牛抬杠 | 直辕犁 |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
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 |
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 |
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 |
A.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B.南方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
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D.人口增加使人地矛盾尖锐 |
| 唐 | 北宋 | 南宋 | 明朝 | 清 |
北方 | 40 | 28 | 0 | 11 | 10 |
南方 | 17 | 27 | 37 | 77 | 88 |
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 |
B.经济重心的南移 |
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 |
D.儒学教育的发展 |
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
C.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 D.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货币作用大 |
A.思想解放的程度 |
B.中央集权的强弱 |
C.经济结构的差异 |
D.海军实力的高低 |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
A.推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
B.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C.促使朝廷放弃抑商政策 |
D.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
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
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
A.土地过度集中 |
B.有田者无力可耕 |
C.小农户个体经营 |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 |
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
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 |
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
A. 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
B. 水利工程事业发达
C. 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 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
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
A.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
B.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 |
C.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 |
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
A.城市拥堵人口膨胀 |
B.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 |
C.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 |
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
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
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
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 |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 |
A.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
B.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 |
C.政治地位仍未提高 |
D.是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
A.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
B.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
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
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 |
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 |
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
国家 | 西班牙 | 英国 | 荷兰 | 法国 |
倍数 | 4.2 | 3 | 2.6 | 2.2 |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
A.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
B.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
C.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
D.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
A.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影响很小 |
B.使中国传统的经济迎来了发展机遇 |
C.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D.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

A.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
D.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3.选择题- (共1题)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恐吓之时马上要生孩子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 因为他强大,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