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35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干将之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300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材料二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完成:
(1)材料一讲述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记载有何特征?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手工业有了什么进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单选题(共12题)

2.
明朝中叶以后,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3.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垄断
B.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C.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D.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4.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服”、“粤纱”等。此材料印证了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西方经济侵略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
5.
(齐)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
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
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
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
6.
2016年,我国将废止推行了2600多年盈利丰厚的盐业专卖制度。从商鞅实行盐铁专卖的措施,经汉武帝推行盐铁酒专卖的政策,发展到明清时期政府垄断经营盐、铁等重要商品的专卖制度。我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食盐专卖政策反映了
A.“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B.制盐技术落后,资源匮乏
C.食盐是古代的重要战略物资
D.市场竞争不利于人民生活
7.
《汉书•翟方进传》记载:“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后)方进既厌为小史,……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当时
A.青年人渴望进入太学学习
B.四书五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C.翟方进科举入仕决心很大
D.家庭手工产品拥有一定市场
8.
2015年6月6日,在澳门举行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中国瓷器“美人枕”拍出了3.5亿港元天价。“美人枕”质地细腻,釉色白润如玉,工艺精巧。“美人枕”应是
A.唐代越窑的瓷器
B.宋代定窑的瓷器
C.宋代独一无二的白瓷枕头
D.河南定窑的产品
9.
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10.
元、明、清三朝的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帔、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鸡褥子、靠垫、枕头等,崇尚花团锦簇,采用的都是江南云锦。朝廷在南京、杭州、苏州等地设立官办织造局,一时间江南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材料反映出
A.宫廷订货促使江南丝织水平领先
B.皇室贵族的喜好决定手工业水平
C.江南丝织业生产领先于全国水平
D.官营手工业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1.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D.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12.
煤的使用、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B.青花瓷
C.秘色瓷D.青瓷
13.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