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3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4

1.简答题(共4题)

1.
16~18世纪,英国进行的海外殖民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归纳并简要分析英国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经过和条件。
2.
我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特点?
3.
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论述题(共1题)

5.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3.单选题(共20题)

6.
被称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7.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革命”的含义指
A.生产力迅速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欧洲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
C.商业的繁荣促成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D.商业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8.
17~18世纪,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的主要手段是
A.进行商品输出
B.进行资本输出
C.进行野蛮掠夺
D.进行奴隶贸易
9.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远影响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加强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0.
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表现在
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
②商业活动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③盐铁贸易已经逐渐趋于衰落
④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冶炼业的表述,符合西汉历史状况的是
A. 用焦炭冶铁
B. 发明灌钢法
C. 用水力鼓风冶铁
D. 用煤作燃料冶铁
1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发展较快
C.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D. 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军用品和奢侈品,产品多非常精美
13.
“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并得到实践的时期是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14.
唐朝后期,扬州超过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B.扬州成为南北交通要冲
C.扬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D.经济重心南移
15.
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说明了
①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管理
②唐政府设关卡遏制对外贸易
③广州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④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
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是隋唐的经济状况,其中对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A.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C.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D.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17.
代田法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造。《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A. 增加了种植面积
B. 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 革新了耕作工具
D.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18.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 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 B. 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
C. 灌溉工具 D. 用来舂米的工具
20.
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有
①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
②歧视商人
③对私营工商业征收重税
④重要商品实行专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1.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 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直接原因是(  )
A. 亚非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落后 B. 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力    D. 亚非拉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3.
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A. 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B.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 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
D.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4.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5.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