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3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10分)

材料二: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锅) ……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尤滑, 既精,工法又熟也。  
――屈大钧《广东新语》
材料三: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请回答 :
(1)例举出古代冶铁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技术。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有何突出变化 ?(4分)
(2) 据材料二归纳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 ?(3分)
(3) 据材料三,分析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政策,并加以评论。(3分)
2.
天津“贻来牟”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材料二:朱清斋在意租界创办了天津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寿星面粉公司。由于资金不足,他与日商三井洋行谈判合作,改名为寿星制粉株式会社。由于处处受日本人挟制,朱清斋异常气愤,但敢怒不敢言,不久因精神错乱而病亡…
材料三:从1915年到1921年,寿星厂发展迅速,经营良好。日产量达4000袋,“桃”牌面粉成为天津名牌产品。1936年,公司年产量高达408万多袋。由于质量高、信誉好,“桃”牌面粉雄踞华北市场。
材料四:抗战结束后,由于战乱频仍,货源无法保证,寿星公司生产时断时续。其时寿星三厂内驻有国民党警察军队,强行占用库房并存入大量军用物资。该部队阎主任监守自盗,而后又放火灭迹,致使寿星三厂全部烧毁,寿星公司元气大伤。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朱氏面粉厂遇到了哪些困难?
(3)结合课本分析材料三中朱氏企业发展较好的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寿星公司元气大伤的原因。
(5)从朱氏面粉厂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单选题(共18题)

3.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涌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工商市镇蓬勃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B.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D.雇佣关系
6.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的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景,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况
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B.“市”门白天定时开关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8.
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
①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
②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
③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
④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9.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B.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11.
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使工厂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
C.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D.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发明创造
12.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得以“傲视全球”的主要原因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B.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成为日不落帝国D.拥有强大的海军
13.
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它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中的 
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
C.技术市场D.金融市场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5.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16.
大生纱厂的创办,是张謇“舍身饲虎”的第一步。它的诞生,使一方原本荒芜冷僻的乡野,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化工业城镇;经济史学家们所称的“南通模式”,也由此而奠定基础。大生纱厂与下列哪一企业性质相同
A.发昌机器厂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D.耶松船厂
17.
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在通商口岸投资的商人,最有可能的投资方向是
A.受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投资轻工业B.向外国银行贷款投资高科技产业
C.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投资轻工业D.受清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军事工业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   
A.内燃机的发明B.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垄断组织的产生
19.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
②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
③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20.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⑴火车⑵轮船⑶汽车⑷飞机
A.⑴⑵B.⑵⑶C.⑴⑵⑶D.⑴⑵⑶⑷

3.选择题(共8题)

21.在4、5、3.2、 112 、0、12、36、1各数中:

自然数有{#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按题中数的顺序填写)

22.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前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blank#}1{#/blank#}N.如果用60N的水平力拉仍使物体在该地面运动,则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blank#}2{#/blank#}N.


23.直接写出下面一组分数通分的结果.

3478 通分后是{#blank#}1{#/blank#} 和{#blank#}2{#/blank#} 

24.把{#blank#}1{#/blank#}分别化成和{#blank#}2{#/blank#}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5.11124448 ”,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26.11124448 ”,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27.把一个分数化成{#blank#}1{#/blank#},但{#blank#}2{#/blank#}、{#blank#}3{#/blank#}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8.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作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相连. 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