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开远四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3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耕文明闻名于世。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中国古代王朝为了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最主要的原因。(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发展。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人民版《历史》必修2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业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小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几倍。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1952年和1957年中国钢、煤、布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亿米)
38.3
50.5
32
 
截至本月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运动从7月份开始发展,8月份普遍规划,9月份进入全面高潮,高潮时期前后仅1个多月。……随着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在分配制度上,工资制和供给制将逐渐成为人民公社分配的主要形式。
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6.5立方公尺小高炉,在16日创造了生产灰生铁7.98吨的高产新记录,超过了这个厂一号小高炉日产7.2吨的高产记录。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节选自1958年的《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提取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那些信息?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分)
(3)分析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1958年发生了什么事件?有何危害?(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和苏联、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途径是什么?(2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4分)

2.单选题(共8题)

3.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礼记·典礼》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的性质是(  )
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5.
“重农抑商”、“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有(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④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敌入侵和人民的反抗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
6.
现代史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世界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
7.
世博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最有可能看到的参展品是(    )
A.蒸汽机B.蒸汽机车C.飞机D.汽船
8.
在工业革命中,改进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B.爱迪生C.史蒂芬孙D.瓦特
9.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小农经济受到打击   
②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候销
③ 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3.选择题(共5题)

11.

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这条河是(    )

12.

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这条河是(    )

13.

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这条河是(    )

14.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15.

日本的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