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1.1《达的古代农业》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22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抑制商业”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共8题)

2.
《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耕地面积增加
C.水利灌溉发达
D.注重精耕细作
3.
《荀子•富国》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再获之。”王充在《论衡•率性》中指出:“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共同特征是
A.因地制宜
B.经验总结
C.不误农时
D.精耕细作
4.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白渠
B.灵渠
C.龙首渠
D.都江堰
5.
下列生产工具,按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耧车
②铁农具
③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6.
《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
7.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8.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9.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 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D. 男女分工明确

3.选择题(共2题)

10.如图所示为M10膨胀螺栓示意图。安装膨胀螺栓需要以下环节;

①选择一个与膨胀的胀紧管相同直径的钻头,安装在电钻上

②把膨胀螺栓套件一起放入孔内

③在墙壁钻孔

④依次放入弹簧垫圈与螺帽,并将螺帽拧紧

⑤取出弹簧垫圈与螺帽,并将平垫物件对准螺栓装上

请分析膨胀螺栓安装流程,正确的应该是(   )

11.如图所示为M10膨胀螺栓示意图。安装膨胀螺栓需要以下环节;

①选择一个与膨胀的胀紧管相同直径的钻头,安装在电钻上

②把膨胀螺栓套件一起放入孔内

③在墙壁钻孔

④依次放入弹簧垫圈与螺帽,并将螺帽拧紧

⑤取出弹簧垫圈与螺帽,并将平垫物件对准螺栓装上

请分析膨胀螺栓安装流程,正确的应该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