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320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9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 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关于历史分水岭,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请对上述材料中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4)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就是歌剧的发祥地,更是文艺复兴的重镇。

(2)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单选题(共10题)

3.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4.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D.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5.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6.
苏格拉底批评他们(指智者)收费的根据与众不同,他主张,由于收受金钱,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他们只能同可以付给他们费用的人接触,而他(指苏格拉底)自由地享有由他任意挑选的人组成的团体。苏格拉底
A.反对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B.提倡自由精神
C.反对将学术直接商业化
D.肯定民主政治
7.
武汉大学教授赵林认为,15—16世纪南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北部欧洲则在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这两场运动都接近尾声,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等,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据此可以推断出
A.欧洲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起点是宗教改革而非文艺复兴
B.地理环境决定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发展的程度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矛头和历史结果大相径庭
D.宗教改革区别于文艺复兴的鲜明之处是抨击君主专制
8.
一篇文章评价欧洲某一转型时期“是各个阶级在不抛弃基督教宗教情感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理想社会模式的时代”。符合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A.文艺复兴中的艺术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改革者们纷纷支持先定论以发展资本主义
C.启蒙运动中科学家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以宣传理性主义
D.资产阶级革命中人们抨击君权神授理论宣传民主共和
9.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下列言论搭配错误的是
A.洛克——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B.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C.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10.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的关系
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
D.两者都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11.
智者学派对政治哲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自然与法律之间二元对立的问题。文德尔班认为,自然与法律之间的对立是“希腊启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概念结构”,它“不仅具有解释事物起源的原则意义,而且具有价值估计的规范意义或标准意义”。这不能说明智者学派
A.发现各个城邦的法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因而对法律的信念动摇
B.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
C.要求突破法律、习俗等限制,试图在自然律令下肯定人的平等权利
D.重视人的作用,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2.
“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
B.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
C.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