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20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单选题(共7题)

1.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
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了一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唐三彩”制造技艺
B.青瓷制造技艺
C.釉下彩绘瓷制造技艺
D.白瓷制造技艺
3.
隋炀帝曾下令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昊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这反映了当时
A.大运河加强了民族融合
B.儒家思想由北向南传播
C.南方文化影响力的上升
D.出现了北人南迁的高潮
4.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5.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6.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
7.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杜甫《历历》)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是时势及其变迁的反映
B.表现了杜甫诗作浪漫主义的特征
C.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变迁的旁证
D.作品表现出凝重沉郁的艺术风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