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31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内外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地理上的发现"所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它对世界格局的主要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西方“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主要手段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哪些?(举出至少两种)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较大的国家是哪两个?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材料一:《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措施简要概述其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意义?

2.单选题(共16题)

3.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教皇发挥重要组织作用
B.宗教狂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C.教会蜕变成了殖民机构
D.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4.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人口数量较大
B.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C.地域分布广泛
D.封建土地所有者
5.
史学界普遍认为:到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因为
A.南宋的都城在南方
B.南方是农业区,北方是畜牧区
C.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
D.工商业城市、都会主要集中在南方
6.
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使用上经历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工匠们的反抗
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
7.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8.
据下面表格推断正确的是
中历
公历
江南地区人口总数
西汉元始二年
2年
2507188
东汉永和五年
140年
6294801
唐天宝元年
742年
10579726
宋崇宁年间
1102~1106年
14580885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35987111
 
A.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安史之乱对南方人口影响甚微
C.玉米传入中国养活了众多人口
D.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推动南方人口增长
9.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初期,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10.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11.
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3.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处于
A.A—B段B.B—C段
C.C—D段D.D—E段
14.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5.
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16.
1945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7.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8.
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

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③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