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展和曲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310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4

1.单选题(共7题)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2.
(题文)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B.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C.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D.“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3.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4.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5.
(题文)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
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改革开放的教训
7.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2.选择题(共3题)

8.

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9.

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10.

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    {#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