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并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单位:每公石公分银)
材料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50年间,中、英两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中英两国的社会实际,分别指出中、英两国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贸易存在哪些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上述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材料一十八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单位:每公石公分银)
年代 | 中国的小麦价格 | 英国的小麦价格 |
1701—1710 1711—1720 1721—1730 1731—1740 1741—1750 1751—1760 1761—1770 1771—1780 1781—1790 1791—1800 | 25.20 24.17 23.34 26.16 29.88 42.74 44.96 29.73 42.01 51.29 | 65.20 68.21 61.60 55.76 46.08 63.05 73.44 84.19 88.21 138.56 |
材料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50年间,中、英两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中英两国的社会实际,分别指出中、英两国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贸易存在哪些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上述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到大约公元1500年前,全球人类还不相信自己能在医疗、军事和经济方面再有什么突破。但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不断进行新发明,从而刺激经济成长,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这就是“科学革命”。科学需要与政治和经济彼此相互强化,它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革命与西方崛起”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一直到大约公元1500年前,全球人类还不相信自己能在医疗、军事和经济方面再有什么突破。但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不断进行新发明,从而刺激经济成长,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这就是“科学革命”。科学需要与政治和经济彼此相互强化,它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革命与西方崛起”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单选题- (共29题)
3.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
4.
1841年英国进口税种有1163种,到1853年减少到466种,1862年减少到44种,1882年减少到22种。英国此举
A.导致了工业品进口大量增加 |
B.增加了土地贵族的收益 |
C.有利于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
5.
“香料”一词在拉丁语中原意指贵重但量小的物品,一度与黄金等价,远非平民可以企及,但是15世纪之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香料产量大增 |
B.工业革命的开展 |
C.世界贸易的新发展 |
D.消费观念的变化 |
6.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反映
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
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
7.
有人指出,重商主义并不是表示重视商业,而是重视通过商业取得现金。有了钱,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发展壮大。因此,国家要尽可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下列符合这种经济政策的是
A.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
B.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 |
C.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
D.1807年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
8.
美国的独立虽然表面上严重打击了英帝国,但是1783年以后的几年内,英国迅速从失败的战争中恢复过来,对北美的贸易完全超过了殖民时期的最高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内战对英国依赖加强 |
B.英国殖民扩张策略的调整 |
C.英美间政治纽带更加紧密 |
D.英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
9.
在纪录片《世界历史》中提到,人们可以不住在农场,可以在二月份吃上蓝莓(一般夏季结果),能接受十二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一切都应归功于
A.民主制度 |
B.地理大发现 |
C.工业革命 |
D.城市化进程 |
10.
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1882年 | 42% | 39% | 19% |
1907年 | 35% | 42% | 23% |
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
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
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11.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 B.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
12.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等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这些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 |
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 |
C.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
D.反映新中国政治生活和民主制度 |
14.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评价中国一位伟人,“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位领导人是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 |
D.邓小平 |
15.
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教师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为原则,全国高校数量由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53年后的183所。这一调整的目的是
A.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
B.遵循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C.确保了合理的人才结构 |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
16.
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 |
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
C.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
D.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
18.
2017《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①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②③ |
C.③②①④ |
D.①④③② |
19.
我国的古籍装帧看似简单,但并非随意为之,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宋代的蝴蝶装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起,形成订口而成册,极坚固。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的革新 |
B.造纸术的改进 |
C.装订技术的提高 |
D.科举制的盛行 |
20.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曾经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
B.中外文化交流加强 |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
D.民族融合逐渐加深 |
2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
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
C.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
D.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
22.
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
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 |
B.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 |
C.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 |
D.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 |
23.
有学者指出,《天演论》一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报》的撰稿人胡汉民评价说:“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B.报刊舆论推动了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
C.进化论促进民生主义的普及 |
D.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
24.
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上述变化说明
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 |
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 |
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 |
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 |
25.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指出,以往所接触的民族,纵能凭其一时武力,乘中国之弊,以图一逞,彼此形势犹可相埒。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这说明了
A.外族入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 |
B.近代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
C.战争改变远东和世界格局 |
D.鸦片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 |
26.
针对党内党外许多人“分歧错杂的思想”,1939年6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三民主义,并且用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争取中间性的三民主义”。***的意图是
A.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
B.继承与发展三民主义 |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与蒋介石争夺领导权 |
27.
下面是***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B.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C.突破“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 |
D.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方略 |
28.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上述材料说明
A.国与国关系的关键是意识形态问题 |
B.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
C.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互结合 |
D.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至关重要 |
29.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而“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反帝爱国的重要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C.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
D.民族主义成为核心 |
30.
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
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
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
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
31.
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
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
3.选择题- (共3题)
32.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33.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