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史实)
材料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史实)
2.单选题- (共9题)
2.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
B.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3.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
4.
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保障企业的合法地位 |
C.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
D.限制企业的不法行为 |
5.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的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
B.民营经济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艰难破冰 |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
7.
“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9.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