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8分)铁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时铁路修建迅速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能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
(3)依据材料二,如何评价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的行为?(不得照抄材料)(4分)
材料三
注:表中数据摘编自《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结题报告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4分)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时铁路修建迅速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能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
(3)依据材料二,如何评价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的行为?(不得照抄材料)(4分)
材料三
年份 | 1894 | 1911 | 1927 | 1937 | 1945 | 1978 | 2006 |
中国铁路里程(千米) | 483 | 9800 | 11900 | 15500 | 24000 | 48600 | 770838 |
注:表中数据摘编自《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结题报告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4分)
2.
(10分)李明玉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指出: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1)运用所学知识,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为例,说明“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8分)
(2)依据材料说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1)运用所学知识,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为例,说明“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8分)
(2)依据材料说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
B.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4.
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
B.自然灾害的影响 |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
D.小农经济的脆弱 |
6.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引起了商业革命 |
B.引起了价格革命 |
C.开始了殖民扩张 |
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
7.
下图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
B.B代表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
8.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 B.巩固国防的需要 |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 D.开发边疆的需求 |
9.
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
B.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
C.经济危机的发生 |
D.垄断现象的出现 |
10.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1.
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
①恢复高考制度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设立经济特区
④分配制度改革
①恢复高考制度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设立经济特区
④分配制度改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